2021-04-10

为什么语文一直作为主要学科,却总是不被学生和家长重视?

作者 万有引力

为什么语文一直作为主要学科,却总是不被学生和家长重视?

作为一个培训机构的语文老师,屡次遇到家长以学生其他培训太多为由取消语文课的情况。除了担忧自己和课酬挂钩的收入是否够温饱以外,我更心寒地是家长对语文普遍的不重视:不管孩子语文成绩原本是好是坏,既然其他培训不可缺,那就牺牲语文吧!
我要怎么做,才能让学生明白,语文可以是舌战群儒的慷慨激辩,可以是托物言志的诗意表达,可以是情真意切的内心独白,可以是重于千钧的历史传承……

作者:CharlieF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469146/answer/180098018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因一:语文试题缺乏公信力,败坏学生学习兴趣

浙江省高考语文曾经出过这么一道阅读题:

......现在,它(指的是鱼)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题目是这样的:

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高考命题人、高中语文教研员、xx重点高中语文特级教师一致点赞:“好题!能考察学生的xx能力,能选拔出xxx样的人才。”

高中语文老师:“这题做不出来,肯定是你们平时没有xxx,不注意xxx,我早都强调N遍了,你们就是不听。”

语文教材总主编:“我们以后还要加大高考语文的难度!”

看见了吧,这些以语文为业的人,生活在一个自吹自擂的信息茧房里。他们皓首穷经,只为从模棱两可的文字中寻找出某种神秘的意义,还乐此不疲,这与现代社会力求准确、简明的交流方式背道而驰。

原文作者巩高峰老师倒是把这套题做了一遍,得了不到一半的分。我相信巩老师也觉得自己冤大头,明明是写着玩的一篇文章,却被高考拿来出了这么刁钻古怪的题难为孩子们。

正常人看了这题是什么反应?

学生:“这种题,做出来恶心,做不出来更恶心。”以后再做语文题会越来越抗拒。

家长:“会做这种题有毛用?以后不给娃报语文补习班了。”

作者做不出自己文章出的题目这类事件,近年来屡次见诸报端,大大降低了语文考试的公信力。尽管文学专业有“作者已死”理论,这个理论说作者没有文章的唯一解释权,但它也从未赋予其他人唯一解释权,这就跟高考“命题人给出的答案为标准解释”相矛盾。因此,即便“作者已死”理论本身能够成立,它也无法拯救高考语文的公信力,更何况对于该理论的质疑依然存在。

近两年来,高考、八省联考的语文试题质量并没有提高,反而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语文题答案的模棱两可性甚至蔓延到以“客观”为名的选择题上。即使同一个办公室的老师,在选择题上也经常达不成一致意见,那么你如何让千百学生达成一致意见呢?这种题目,空耗学生和老师的精力,却没有给人以任何教益,对于语文试题乃至语文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都是减分项。就算这种模棱两可的试题在整张卷子中的比重不高,但它们最容易激起做题人对试卷乃至学科的负面情绪,影响最为恶劣。经年累月,语文就算名为“正宫皇后”,也难保不被“小皇帝”们打入冷宫。

实际上,我们的语文课有不少名篇,能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但是高中语文试题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败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想要语文受重视,必须先从命题人的大脑开始改革。

原因二:语文课常常对课文过度解读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谈到了,我就不细说了。我记得我上初中时,一篇《社戏》讲了足足两个星期。语文老师就算讲得再激情四射,学生的兴趣早就磨没了。一篇普通文章,我们一般只需观其大略即可;语文课文可以多读几遍,但也不要过分抠字眼,不要大讲特讲,更不要一句话揣测出几百种意思。

想改变语文课过度解读这一现状,是有很大难度的,因为它跟教学现实相冲突。语文老师通常事无巨细地讲解,生怕遗漏了某个点,导致学生考试时丢分。他们不惜把课文解构成一个个支离破碎的片段,掰开了揉碎了,甚至反复炒冷饭。这样的讲解方式最容易降低学生学习兴趣。语文老师应该适当放放手,讲课不要贪多求全,抓主放次即可。

原因三:语文课的选文跟学生实际生活经验有隔膜

部分课文离学生的个人经验太远,只有成年人才能体会。强行灌输给学生,岂不是揠苗助长?比如,鲁迅的文章,成年人也许能读出其中的深刻,但是假如语文老师成天跟学生讲“旧社会的黑暗”“吃人的封建礼教”,这一批沐浴着共和国阳光成长起来的学生,会有什么切身感受?

有人说,经典课文就应该小时候先记住,等长大了自然理解。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尤其是考虑到很多成年人几乎没有学习的时间。但强迫学生学习超越他们认知能力的课文,不是没有风险的,它的最大风险就是台上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台下学生依然一脸懵B,还降低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我估计很多语文老师讲鲁迅文章的时候都有这种体验)

原因四:语文课所培养的能力和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所有语文老师都知道一句话:语文课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不否认语文课应该给学生以人文滋养,但是学生年纪小,阅历有限。强行给学生灌输太多所谓的“人文性”,最后的实际效果却成了老师满堂清谈,学生也学不到东西。这一点不值得全体语文教育者深刻反思吗?

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应该更务实,而不是务虚,要让工具性大于人文性。总的来说,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头号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能力,特别是基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何为阅读能力?给你一大段文字(信息),能快速提取主要观点、厘清主干逻辑;进一步,能抓住重要细节,包括事实细节和逻辑细节;如果是文学类作品,那还要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归纳写作手法等等,但这已经是次一级的目标了。17-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现代文阅读基本都是这么个出题法,算是走上正道,20年的题又走歪了。

何为写作能力?首先能将自己的观点组织起来,形成并列或递进的层次;进一步,要有血有肉,文章有内容,讲事实和逻辑,不能空洞抒情;再进一步,谋篇布局详略得当,语言流畅。高中生能做到这几点,已经殊为不易。对写作技巧的使用,应该自然且恰到好处,不能滥用。如今的高中生写作文,充斥着“举例论证”、“名人名言论证”,其实都是错误的写作方法,但高中老师很少去纠正,甚至还鼓励。最典型的反面教材就是去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通篇都在引用名人名言,鲜有自己的表达,自以为词句华丽,其实内容浅薄;然而被阅卷组长判了满分,这对高中作文教学产生什么样的导向,可想而知。

特别要说明的一点:这里的“基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和“文学化的阅读和写作”有重大区别。前者是人人都需要掌握的,而后者属于专业能力(就跟数学系的实变函数论一样,不是普及知识,而是专业知识)。语文课应该将文学化的阅读和写作降低到总课时的20%以下,因为绝大部分学生毕业以后根本不从事文学方面的工作,写论文或报告也不需要文学化,而是务以事实清楚、逻辑清晰为要。我们当前的语文教育则正相反,学生无论写何种文体,全都在刻意模仿那种文学化的表达方式(大部分人其实也不得要领),整日练习各种写作技巧,但对于叙事是否清楚,逻辑是否自洽则考虑得很少,这是本末倒置。至于作文内容是否深刻,限于学生阅历太浅,实在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也不是逼学生读一大堆文学名著能解决的,因此不能过多要求。

总之,基础教育的写作教学,应该以表达清晰、准确,合乎基本的逻辑为最重要标准,无论叙事、议论或抒情,都不应矫揉造作,而应服务于准确传达信息这样一个目的,所谓的文采、修辞只是起辅助作用的,不能为了修辞而修辞。然而,当前的作文教育,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奉“美文”为圭臬,几乎所有的重要考试都给“美文”打高分,而简明、准确、讲逻辑的表达方式却备受冷落。这是中学语文教育几十年来形成的“集体审美”。要彻底改变这种病态的集体审美,短期内我看不到可能性。

=============

补充:

有的答案说语文拉不开分,所以学生不重视,在我看来这根本就不是原因。语文成绩方差小是事实,但在高考这种分分必争的环境下,蚊子腿也是肉啊。假如考生完全按照投入-产出比来计划他的学习,那么他首先放弃的肯定是那5分默写题。花大力气背了那么多篇文言文,最多也就确保5分;数学集合、复数选择题也是5分,哪个性价比高?

=============

4月3日更新:

看到@Ability 伤心地把我这篇回答转给了TA的语文老师,也把老师的回复贴出来了,我现在就来逐条反驳一下这位语文老师。Ability:语文真的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了吗?​zhuanlan.zhihu.com

第一条。说实话,这一条是针对提问者的。原问题确实以偏概全,但我的回答针对的是那些不喜欢不重视语文的学生,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希望站在这部分学生的立场,和语文从业者(包括语文教师、教材编者、命题人等等)做一个沟通。网上有个段子,说语文名义上是正宫皇后,然而现实是学生常常把语文打入冷宫。难道你们语文老师就不希望了解一下为什么学生普遍不喜欢语文吗?(如果你带过的学生大多数喜欢语文,不会在语文课上做其他作业,当我没说,但你也代表不了全国的普遍情况)

第二条。老师说,“语文学科的本质其实是在塑造一个人的灵魂”。 我不否认这句话,但有两点疑问。

1)我请问这位老师,对文章过度解读,出那种自我YY式题目给学生做,算塑造哪门子灵魂?

2)其他学科就不塑造学生的灵魂吗?你敢说数学、物理就不塑造灵魂吗?只不过人家从来不提这层功用罢了。我甚至可以这样反驳:一个学科大概没有别的用处,就开始说自己“塑造灵魂”了,比如神学、玄学之类的都可以这么说。不过我不打算刺痛这位语文老师,这也不是我的本意。

第三条。我不否认其他学科的试题有逻辑漏洞,不过,这种情况比起语文要少得多。更何况,其他试题就算有逻辑漏洞,也经常能被老师和聪明的学生发现,在课堂上师生通常能达成一致意见。语文则不然,就像评论里说的,语文老师对着答案讲了一大通,到头来发现拿错了答案,然后他对着正确答案又讲了一通。最终结果就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仍然满脸疑惑,无法信服,师生达不成一致意见。这不就是语文试题公信力差的体现吗?一个问题在班级内都达不成一致意见,你如何让几十万考生以及他们的老师和命题者、阅卷人达成一致意见?就算你说答案空间是有边界的,但这个边界在哪里,好像从来都没有人搞清楚过。

第四条。我只能说,这位老师的数学素养有待提高。《几何原本》最大的意义,是把截至欧几里得时古希腊学者已知的几何定理,总结成了一个公理化体系。从极少的几个公理出发,建成一座宏伟的大厦,这是几何学的光荣。虽然后人发现《几何原本》上的公理其实不够(希尔伯特公理才是如今公认的完整版本),但这种公理化思潮深深地影响着从19世纪至今的数学发展。这方面请你参考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至于优美和艺术,不能说没有价值,但根本不是最重要的功用。

第五条。你眼里的“最浅显的价值”,在我看来却是最重要的,这是我原回答的一项重要观点。绝大部分人高中毕业以后,再也用不到文学类阅读那套答题模板,或者高考作文的写作方法。语文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在人与人沟通交流的时候,能够做到准确、清晰、无歧义,讲求条理、层次、逻辑,这就是所谓的“实际需求”。在这方面,小学语文可以说给我们打了地基。因此有人说,小学语文最重要,初中语文次之,高中语文(特别是现代文)就如同鸡肋。我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但它说出了很大一部分事实。至于那些佶屈聱牙、故作高深的文章,早都被古人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了,现在却被某些语文老师奉为圭臬,岂不可笑?

我的文字水平远远谈不上好。如果说勉勉强强还有一些,那大概也得归功于大学时的论文训练,教我如何架构思路,组织观点,运用材料,以期读者能用最短的时间看明白我的文字。毕业后还在知乎上写写文章,常要修改好几遍,整合观点,理顺逻辑,凝练语言。总之,这些都跟中学时代的“美文”训练关系不大。语文老师不要总是高傲地以为,这些写作能力是在语文课上培养的,特别是高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