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腾讯《大家》
11月24日,小米发布了“我所有的向往”的年度手机红米Note 3,11月26日,华为发布了年度手机Mate 8。这两家公司在今天“血海”一样惨烈竞争的手机市场里,一直被当作有“深仇”一样拿来比较。其实,小米和华为都是中国制造的现象级企业,深入剖析它们的不同与成功背后的价值,对于看清中国制造的转型出路大有帮助。
2014年小米智能手机销量达6112万台,同比增长227%,位居中国第1、世界第3。小米只花了短短三四年内即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类公司,但手机业的竞争是非常残酷的,今年小米就明显受到了挑战:在中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受到了华为的挑战;在低端市场和360打得不可开交;在智能家居领域,乐视也跟它打得很厉害。
由于深陷竞争泥潭,小米今年的增长有些乏力。回顾2013年和2014年的“双11”,小米在手机领域的销量和销售额第一是毫无争议的,到了今年的“双11”,手机销量第一仍是小米,但销售额第一成了华为。此外,根据美国IT调研机构Gartner的数据,今年第三季,华为售出2726万部智能手机居全球第3,小米卖出约1700万部居全球第5。
这一大变局引发了业界的热议,小米是不是正在被华为打败?从小米和华为之争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我认为小米和华为走的根本是两种不同的路线,今天只不过是在智能手机领域发生了遭遇战。
任正非在很多场合说,不要跟我谈那些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利润、利润、利润。华为遵循传统制造业的思路,不管是荣耀手机还是mate手机,追求的都是单品利润。华为获取利润是由技术创新来驱动的,其成败主要看产品的创新能力。
我用过很多手机,苹果6puls、小米note顶配版、乐视乐max、中兴手机……没有一款手机的电池是够用的,用到下午六点一定没电,所以充电宝是必备的。但用华为mate7时,我把所有功能都打开,到晚上11点都有电,而且还可以给苹果手机反充,特别厉害。这是因为华为有一个别的手机厂商没有的本事——手机芯片是它自己做的,因此它能做芯片级的能源优化,别的手机只能做操作系统层次的能源优化。
所以华为的核心是靠技术创新来提升消费者的效用,从而获得单品利润。小米不一样,它是靠商业模式创新提高经营的效率,同样大获成功。
小米通过社交网络实现近乎零成本的品牌推广,并在自己的网站直销手机,消灭了传统渠道的层层加价,前所未有的高性价比让小米手机风靡中国。但小米追求的不是手机薄利多销带来的利润,这是它与传统企业的重大区别。在手机获得的海量用户基础之上,小米搭建了一个大平台,产生更多产品的销量。我在写《互联网+:小米案例版》这本书的时候,访谈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他说:小米远看是营销,近看是产品,用放大镜看是商业模式。
再过两三年,等到智能手机不再如今天这么重要的时候,小米会成为一家科技类的百货公司,销售智能手环、智能插座、电池、空气净化器等优质低价的科技类产品。
这些智能硬件又会形成它们之间的互补关系。比如我打开小米电视之后,就可以看到我家小米摄像头的情况。我还可以用小米手机拍一张照片,点击“加载到相册”,我在南京的妈妈用的是小米盒子,此时她的电视屏幕上就会出现一行字,“有张新的照片你要不要看一看”,她一点确认,照片就出现在眼前了。
随着小米连接的硬件品类的增加,将形成一个互补的生态系,那时用户离开小米这个环境就会变得比较困难。小米生态系会产生两种网络效应,一种是用户规模带来的网络效应,海量用户会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另一种网络效应是,海量用户会吸引很多厂商加入供应序列,供应方又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游戏之后,跟用户之间就会产生非常大的粘性。小米的商业模式如果能完成,将有很多人离不开小米的生态系。
由此可以预见,小米和华为最终会走上不同的道路。两三年之后,手机市场变得没今天那么重要,这两家公司可能会连对手都不是了。
总之,华为是产品型公司,小米是平台型公司。华为的门槛在于技术创新,它能做出别人做不到的技术创新,实现技术创新的公司可以享受单品的高毛利;小米的门槛在于规模效应以及品类相互协同所带来的无法逃离的平台效应,平台型公司可以享受规模带来的长尾市场。虽然这两个公司互有融合,比如华为也在做规模和生态,小米也在努力做技术、体验创新,但这两个公司的重心是不同的。雷军的核心关注点是平台商业模式的落地,任正非的核心关注点是持续的产品创新。
那我们要怎么看待这两家截然不同的公司?
华为和小米都是了不起的公司。华为有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其“2012实验室”有上万名的研发员工,它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是中国人的骄傲。小米是一家时代型公司,它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传递价值效率的提高,让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享受科技的乐趣。
十三五规划把创新放到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居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如果对创新进行细分,小米是用新商业模式提升经营的效率,华为是用技术创新提升消费者的效用。现在我们看到华为很厉害,但华为有这么多年的技术积累,不是谁都能学的;近来引发关注的名创优品和必要商城走了和小米一样的路,闯出了一片新天地,但在传统行业引进新商业模式非常考验一个企业的战略眼光和执行力。
传统企业要转型成功,创新和效率,必占一样,否则就只能在很低维度的文明里,随时等待着被“降维打击”,还不要抱怨,因为你就是低维文明。企业家要结合自身的优劣势进行思考,这两条路到底要走哪条,面朝时代,升维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