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8

刷单挣钱利器 不管真假都赚钱。降低销量权重才行

作者 万有引力

近日,央视曝光了一起大规模“刷单踩单”犯罪案件,折射出当前网购评价乱象值得关注。

据报道,一犯罪团伙通过组织约20万人,为约9万商家提供刷单和删除负评服务,涉案金额高达40亿元人民币。该团伙工作人员称,单单删除一个负面评价就要5000元费用。目前,30多名涉案人员已经被警方刑事拘留。

这起案件揭示,在网购平台存在组织化、工业化操作刷单踩单的现实。通过提供费用高昂的服务,一些不法商家可以随意删除负面评价、添加良好评价。这无疑混淆了网购平台的真实购物体验,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有专家分析,刷单踩单现象背后是利益驱动效应。一些商家不惜高额花费,也要获得更多虚假好评。而刷单平台也从中牟取丰厚利润。监管层面,相关部门有必要建立健全网络交易评价的监督机制,严厉打击刷单踩单行为,维护网购生态的公平与真实。

此外,引导广大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通过综合评价内容等方式,正确识别虚假评价信息。只有商家、消费者与监管部门形成合力,才能有效遏制网购平台的刷单踩单乱象,让人们购物时有更公正、明智的选择。

这起曝光的刷单踩单案件仅是冰山一角,各大网购平台刷单问题随处可见。有业内人士表示,通过机器刷单的手段,一个刷单账号每月利润可达万元。背后形成了一个数亿元的灰色产业链,涉及软件开发、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

刷单现象之所以难以杜绝,与互联网匿名性和大数据环境有关。利用软件可以批量注册假账户,并模拟真实消费者下单评价的全过程。另外,评论内容也可以用算法自动生成,甚至实现“一键排毒”自动过滤负面评语。

针对刷单行为,平台企业也需反思自身机制建设。完善用户真实身份验证,加强对异常评价的监测封杀,将高度依赖评论 Quantity 的推荐算法调整为考虑 Quality,都是治理刷单的关键举措。

此外,也需要进一步健全法规制度,将组织刷单行为纳入法律监管范围。同时加大对刷单团伙的打击力度,让刷单不再具有可盈利性。只有系统去治理,才能遏制这一损害公平交易环境的乱象,让网购评论回归理性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