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责

《你的善良,也许就是软弱》
读这本书,看到一个故事,大意就是 ,妻子查行程查攻略订酒店去一个不错的码头玩,到了地方发现人太多,排队好几个小时,她丈夫抱怨说,什么破码头,怎么安排的行程?开始语言攻击,妻子因为这事情后续愧疚自责,不太想出去旅游了。

想起之前,女儿和我说,咱家为什么这么穷?
我挺奇怪的开始,我当时在想因为没有四轮车吗?
吃的太少和精简吗?
在路上,我也没有说太多难听的话,
到家我还说了几句狠话。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你连小狗都不如。
孩子开始哭泣。
孩子妈也回来了,
我说你别天天听你妈哭穷,
说爸爸挣钱少,好像和废物一样。
孩子妈意识到问题根源了,
开始说为什么不穷看上去很穷的原因了。

孩子妈检查二宝作业多一点,
某天二宝来让我检查作业,
我指出错误,二宝说我智商不高,情商也不高,
肯定弄错了,让我再看看。
我苦笑着,心想孩子妈叨叨效果影响力很大
天天贬低他人来提升自己势能。
也怪我之前太自谦了。
说的故事往事都是搞笑调皮的事情。
孩子以为他爸确实是个笨蛋。
笨蛋+穷光蛋能娶到他妈妈吗?
我先开始把人设改改,小学学霸,各种队都参加过,
主要展示学习上的,体育上的之前经常说,现在用不上。
各种竞赛都被选上过。
孩子妈也帮忙说说。
孩子才开始认真起来。
老婆就是领导,这句话,我一直不以为然。
原来门道在这儿。
枕边风和絮絮叨叨作用体现了。
适当吹吹牛在孩子面前,还是有点好处的。
毕竟没啥洞察力的人,还是喜欢表面上看上去比较强的人的。

书中介绍不少领导也是这种管理方式,
虽然粗俗不耐 ,确实行之有效.
鸡毛蒜皮的事情,就开始侮辱你,说你能力不足,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让你形成内疚感,亏欠感,最后服从你的领导。
这其实是你领导从他父母那儿学到的,大部分情况如此。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种原生家庭,就是这种方式锻炼出来的。
这种表现另一个极端的情况是,这种人没啥朋友。
经常指责人的领导都是单独行动吃饭的,大家见面就是打个招呼。
他觉得他是边界感很强,大家都不敢触犯他。
举个普通人例子,前面有个水坑,你提醒这么一种人,他反应是:你是不是觉得我眼瞎了,还是觉得我蠢?就是你善意的 提醒,他反而觉得在侮辱他,贬低他,他思维模式就是不是你贬低我,就是我贬低你,你我有高下,有阶级。
最好情况就是避而远之,比如裸辞,实在不行 就是硬刚。吵架,互殴,重新确定边界。

这本书确实不错。可以看看。思维模式会有补充。会理解一个人他为什么这么做,毕竟每个人成长环境不同,学习时间不同,看待世界的方式不同,处理问题方式也不同。

《 “指责” 》 有 20 条评论

  1. 段先森 的头像
    1. ACEVS 的头像
  2. recipes 的头像
    1. ACEVS 的头像
  3. 刘郎 的头像
    1. ACEVS 的头像
      1. 刘郎 的头像
        1. ACEVS 的头像
  4. 沉沦 的头像
    1. ACEVS 的头像
  5. obaby 的头像
    1. ACEVS 的头像
  6. 粽叶加米 的头像
    1. ACEVS 的头像
  7. 皇家元林 的头像
    1. ACEVS 的头像
  8. Lvtu 的头像
    1. ACEVS 的头像
  9. 白熊阿丸 的头像
    1. ACEVS 的头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