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时候看完太白金星有点烦
马伯庸从太白金星李长庚角度描写西游记
玉皇大帝和如来那边的组织勾心斗角
又像游戏关卡设计师
太上老君为了多从玉皇那里申请各种经费
各种宝物倾囊相助
为了产生战损拨款更多
太上老君有的关卡群演都不用了直接让自己的座驾什么的参与演出
观音生气时候是千手观音式
观音和太白金星身处各自的阵营
然后各种心机算经
太乙门的程序员如何维修生死簿数据库的
也是被层层外包所以水平不高了
然后最近孩子妈给孩子听了b站的渤海小吏的西游
也是不错
分析的和马伯庸不相上下
比马更有趣
查了一下还是百大up主
比如五雷法
级别挺高是个特例
风雨雷电四海龙王都是直接被召唤过来
虎力大仙
马伯庸是另外角度写了一个故事
渤海小吏直接深挖故事
旁征博引
我在想少不读西游
到底为什么
我咋印象中是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呀。亲王这本书我也看了,符合他一直以来的风格,找个大框架里的小细节,写一个能自圆其说的故事
谢谢斧正哈
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
所以我至今都没读过水浒
我也是。改天补齐,看过不少点评,评论的文章,比如毛教员的。
我也想读读水浒和三国,让孩子也读读。可是这把年纪没时间读著作了
b站视频也不错的渤海小吏。西游。
红楼梦,一直没有看过
我也没看过,之前毛教员让某个人读五遍,他自己是读了好多遍的。
我咋读了两遍,还读不懂哈。
可以理解另外的西游世界,就像我的世界游戏一样,里面有无数个不同的我的世界。
好巧,最近也在刷渤海小吏的西游世界,说的挺好的
是的。世界很小。哈哈。
这就不得不说一下梦入神机的佛本是道了。
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份存在多种说法,具体如下:
公元前565年:这是较为广泛接受的一种说法,根据佛教传统历法和文献的记载,释迦牟尼出生于公元前565年的农历四月初八
公元前566年至公元前486年:另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释迦牟尼的生卒年大约在公元前566年至公元前486年之间
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前470年:近年来,有研究提出了新的时间框架,认为释迦牟尼的生卒年大约在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前470年
公元前623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释迦牟尼出生于公元前623年
公元前466年:日本学者宇井伯寿根据北传史料推定释迦牟尼出生于公元前466年
公元前463年:日本学者中村元根据阿育王即位的年份推定释迦牟尼出生于公元前463年
李耳的生卒年份大约在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0年,也有说法认为他的生年是公元前571年,卒年是公元前471年
道教和道家其实是两个不同的体系,道教涉及到神学,神话的演变也是逐渐的循序渐进的跟当时的民俗之类都是有关联的.都是为宗教服务的.
我也是看了不少对于西游与封神的视频解读.
我觉得这部分说的是很有道理的.
是的,有时候我觉得儒释道合一了。哈哈。
不过西游记我只看过简版的,而且是小学的时候看的.
其他的三大名著 我都没怎么看过.
因为当时觉得很多古文晦涩难懂.
现在更喜欢看一些衍生文.比原著写的更有趣味一些
是的,古文麻烦写一大堆,就是好山好水好文好无聊。
开创了一个门派,跟zhttty一样。
不得不说梦入神机的很多小说都很屌.
对于国术的解读有 龙蛇演义 对于古典小说和民俗传说的创作 就如 佛本是道
直接开启了洪荒流小说的流派.
改天看看zhttty的小说,把自己玩的游戏加入小说。不错。《大宇宙时代》
虫族(宇宙四大害之二)(星际争霸系列:Zerg)(此虫族非彼虫族)
镇魂曲(人类能量武器)(高达seed destiny)
袁平(人类著名植物类大科学家)(袁隆平)
李元芳(人类上尉)(神探狄仁杰)
凌波丽(人类著名物理与工程学大科学家)(新世纪福音战士)
杨威利(诺亚1号幸存新人类中的佼佼者)(银河英雄传说)
星际战士(由新人类组成的人类精英级战斗编队)(战锤40000)
耳语者/黑科技者(新人类的一种,能从耳边直接听到正在思考的问题的答案)(全金属狂潮)
都是以小见大的写法,不过确实吸引人。
是的,深挖。
《西游记》从十几岁上初中的时候,偶然在家里翻到一本残本,之所以说残本,是因为被老鼠给咬了,前面的没了一些,后面的没了一些。就这么一本书自己读了好多遍。
前段时间给宝子买的西游记,读到过了五庄观了,后面的临时还没排上。
三国读过两遍,而至于剩下的两部,实在是提不起兴趣。
我是三国5遍以上,不算统一中国游戏的次数,西游记看过一半古本,小学5年级,然后改看了一本武侠小说。
水浒和红楼梦没有看过书,水浒玩过游戏。看过部分电视剧还有部分点评的书。
任何著作,都应该先读原著,再去看别人的点评和解读。否则这书就白看了。
关于西游的解读著作很多。个人感觉比较好的是李天飞的《万万没想到》。
是的。先刷完原著。再看看点评解读。
好像听过这书名,但一直静不下心来看书
可以试试,每天一页就ok
之前买了本《塞尔达传说:视觉艺术史》;前面假期的时候领导不在,摸鱼看了一半,后面正式上班了了就放着放着了
厉害。我一般都是看电子版的,因为搬家实体书太重,有次搬家还丢了40本左右,我就不买实体书了。
知识的重量的确很沉重;电纸书一直想买,但没遇到合适的,还是因为价格贵吧
我之前海淘的kindle pw2本来想卖掉发现孩子看书贼快,就留给他了,我是用手机或者电脑看。
眼睛受不了,特别是血糖升高后眼睛看屏幕久了就更不舒服
那就听书。
怎么说呢,同一段文字,不同的人读起来,感受各不相同;能充分发辉每个人不同的想象力。但听别人读吧,就容易具象化,会丢失自己的想象空间
是的,之前听过鬼吹灯 周建龙 青雪 好像这两个名字 那个青雪播讲的我都不敢听。
是吧;特别是现在zLibrary下书又方便,电子书收藏多了;而且微信读书当前导入好像又有限制了,就更期待电纸书了
我之前一直想买个海信手机样子的电纸书,后来还是算了,直接用手机替代了,没感觉啥不适的.可能我每次就看半小时左右吧很少一口气看一两小时的。
我上班日常摸鱼就是“起点读书”,我APP应用时间里,起点应该排在2、3位的
我主要就是微信阅读了,参加了365挑战。每天至少半小时。
我起点已经连续签到2961天了,已经8年没中断过每天看小说了
牛啊真牛。我的继续努力了。
小说而已,如果是传统文学,我估计看不了多少
看啥都行,我感觉有了入门,培养了习惯和耐心,看其他啥书可能相对容易点(专业数学物理啥的书籍除外)
可能是风格问题吧,传统文学比较严肃,要读进去有点不容易